近日,太阳集团app首页新能源技術研究院麥耀華教授課團隊在在世界知名期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影響因子:29.698)上發表題為“Can Nanosecond Laser Achieve High-Performance Perovskite Solar Modules with Aperture Area Efficiency Over 21%?”的最新研究成果,采用ns激光器實現效率超過21%的大面積鈣钛礦組件的制備。太阳集团app首页新能源技術研究院麥耀華教授以及吳紹航副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高彥豔博士研究生與劉沖副研究院為共同一作,太阳集团app首页為唯一通訊單位。
在“雙碳”戰略下,新型鈣钛礦太陽電池已經進入了産業化時代,克服電池到組件的效率損失(CTM loss)是産業化進程中必要環節。至今,業内對于制造高效鈣钛礦光伏組件是否需要使用高造價的皮秒或飛秒激光器一直沒有定論。鑒于此,太阳集团app首页新能源技術研究院麥耀華教授團隊使用低造價的納秒激光器制備了高性能鈣钛礦光伏組件。
研究表明,由于鈣钛礦材料的熱擴散系數(Dt)較小,納秒激光并不會對其造成較大的熱影響區,并且可以實現高達95.5%的GFF。經福建省計量科學研究院的國家光伏産業計量測試中心認證,孔徑面積效率為21.07%且填充因子超過80%。該研究成果為克服鈣钛礦光伏産業化中關鍵的CTM效率損失提供了指導。
該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2005099, 62104082);廣東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基金(2021B1515120003(粵佛聯合重點項目), 2022A1515010746, 2022A1515011228);中央高校基礎研究基金(21621024)的支持。
文章鍊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enm.202202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