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議》指出,“意識形态工作是為國家立心、為民族立魂的工作”,并強調“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牢牢掌握意識形态工作領導權,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态”。高度重視意識形态工作,是黨的優良傳統和基本經驗。縱觀黨的百年奮鬥曆程,在不同曆史時期黨的意識形态工作都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當前,在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相互交織激蕩的複雜條件下,加強黨的意識形态工作,提高黨的意識形态工作能力,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态。
提高黨的意識形态建構能力,構建以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為取向的思想體系,進一步增強黨的思想引領力。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是提高黨的意識形态建構能力的理論邏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新時代提高黨的意識形态建構能力的基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提高黨的意識形态建構能力的價值邏輯。必須确立意識形态工作的“服務”理念,把服務于提高人的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水平,服務于人的全面發展,作為意識形态工作的重要任務确立下來,明确意識形态工作的服務内容、服務方式和服務方法,強化意識形态工作服務功能。确立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價值取向,抓住人民生活中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通過解決人民的實際問題解決思想問題,實現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相統一,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強大精神力量。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提高黨的意識形态建構能力的實踐邏輯。黨的意識形态工作必須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一中心,聚焦宣傳工作“一個高舉、兩個鞏固、三個建設”的根本任務: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态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态,建設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創造力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具有強大感召力和影響力的中華文化軟實力。
提高黨的意識形态工作實踐能力,通過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推進黨的意識形态工作,進一步增強黨的凝聚力。掌握黨的意識形态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必須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相統一,牢牢堅持黨性原則不動搖,堅持黨管媒體原則不動搖,堅持政治家辦報、辦刊、辦台、辦新聞網站。強化法治思維,加快意識形态領域的建章立制工作,從理論層面、政策層面、實踐層面解決意識形态領域依法、合規、科學、規範管理問題,着力提高意識形态工作管理效能。順應發展形勢,适時适度轉變話語方式,注重溝通民心民意,努力通過通俗化大衆化的傳播活動,實現教育群衆、服務群衆、引領群衆、提高群衆的目标。黨的意識形态工作實踐能力要體現到人民群衆的日常生活中,把服務群衆同教育引導群衆結合起來,把滿足需求同提高素養結合起來。要弄清楚“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問題,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不斷提升政治素養、理論素養、業務素養,不斷擴大黨的意識形态工作覆蓋面,打通聯系群衆的“最後一公裡”。建立健全黨的意識形态工作責任制,進一步增強各級黨委開展意識形态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堅決反對在落實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義與官僚主義問題,建立意識形态工作責任清單,形成協同聯動的工作機制,完善意識形态工作績效指标體系,細化責任落實措施。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