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工作是一生的重任
1988年,太阳集团app首页的院系不多,許多學系的建設正在路上。當時的電子工程系剛成立不久,各個項目都在籌辦,大家都忙得焦頭爛額。學生和老師如何安排上課?教學工作如何正常運轉?教學設備如何籌備?這些都是擺在大家面前的難題。
也正是在這樣一個“在摸索中前進”的起步期,馬蓉蓉老師來到了電子工程系。馬蓉蓉老師說:“電子工程系的成長與我的成長,是同步進行的,我看着電子工程系的發展壯大,電子工程系見證了我的青春歲月。”
老舊的辦公室,夢想出發的地點
這一年,春寒料峭的2月份,34歲的馬蓉蓉從四川千裡迢迢來到了暨南園電子工程系,擔任教務工作,一個對于她來說是從未涉足過的工作領域,她有點發愁:“教務管理工作對我來說是全新的挑戰,許多事都要從頭學起,實在有點擔心我能否勝任這份工作。”
即便如此,馬蓉蓉還是硬着頭皮,毅然來到了暨南園。第一天報道時,她懷着激動又緊張的心情來到電子工程系教務辦公室。那時候電子工程系的辦公室還在舊物理樓103室,環境非常簡陋。
回憶起當年的辦公環境,馬蓉蓉說道:“那時候電子工程系剛建系,辦學條件十分艱苦,辦公室裡面隻有四張木桌子,兩個木櫃,幾張木凳,再沒有什麼别的東西。那時候大家真的很不容易。”
初到辦公室103,馬蓉蓉先快速地打量了她即将長時間駐足的辦公室。“我一看,辦公室裡僅有的兩個木櫃,其中一個門都關不嚴的木櫃是歸教務管理存放教務文檔用的,櫃子裡除了4個年級4本學籍表外,什麼也沒有了”,她說道。
彼時的辦公環境簡陋,電子工程系的辦公室主任、教務工作秘書、學生工作秘書、事務員4位老師就在這間連辦公用具都不齊全的小屋子裡一起辦公,然而,也正是這間小小的屋子,孕育了日後電子工程系老師們宏偉的夢想。
馬蓉蓉初到系裡時,辦公室主任張建霞望着她青澀的面孔,立馬上前熱情地招呼她,并帶着她熟悉周圍環境。回憶起那一天,馬蓉蓉曆曆在目:“後來我們到系主任辦公室,見到了時任系主任劉濤教授,他向我介紹了系裡的一些相關情況以及我的工作職責,張老師又帶我樓上樓下轉了一圈,參觀了系教研室和正在籌建的實驗室。”年輕的馬蓉蓉看到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老師們在嘔心瀝血地為電子工程系的未來勾勒着藍圖,她不禁感慨“從0到1,建設一個新的系,真是不容易呀!”
在熟悉了系裡的環境,明晰了自己的工作職責後,馬蓉蓉深感,這是一份艱巨的任務,同樣也是一份光榮的任務。她的工作關系到教學秩序和教與學的正常運轉,要盡快按照學校要求,建全完善和規範的教務管理。她的心,随着對如何周全做好每項工作的思考,逐漸炙熱起來,教學工作星星之火的種子已經播在了她的心田。
一起奮鬥的華章歲月裡,有你清亮的笑
談起辦公室的同事們,馬蓉蓉覺得,是同事們的親和讓離家千裡的她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她回憶道:“第一次見到丘潔飛老師時,我還以為她是一位花季女學生,她身穿一件花邊連衣裙套紅毛衣,披肩秀發上别着蝴蝶結,她很青春很美麗!得知今後是一起工作的同事,我們彼此都很高興。”
1988級同學與老師合影,前排右一為馬蓉蓉老師,右二為丘潔飛老師
丘潔飛老師是當時電子工程系的學生工作秘書,“小丘老師不光人美,心靈更美。她關心呵護學生,充滿愛心,對師生态度和藹,助人為樂。”馬蓉蓉回憶道,“我記得當時要為學生報到注冊排課排考,為學生提供成績單,辦理學生畢業等諸多事宜。那時外招生占50%以上,很多港澳生不會說普通話,我初來乍到又不會說粵語,和學生的語言交流讓我很是犯愁。這時丘潔飛老師就主動為我們當翻譯,在她的幫忙下我的工作順利了不少。”
兩個年輕女孩,因工作相遇,繼而相交相知。她們互相支持,互相幫助,教務工作和學生工作做得非常出色,多次被評為學校先進工作者和先進教務秘書、先進學生工作秘書。她們兩位成為了并肩前行的“好戰友”。
事務員容漢友老師工作十分繁忙,每天為系裡的老師收發報紙信件,領取老師們所需的教學文具,每個學期為學生統一購火車票等等,一切雜事都是容老師去辦。馬蓉蓉回憶道:“他是一個非常有趣的人,我經常被他很有喜感的廣東普通話逗笑。”
剛來暨大工作的那一年,馬蓉蓉對容老師報怨得最多的就是:“怎麼你們廣東蚊子隻咬我,不咬你們呢?”容老師笑着用廣東味普通話說:“因為我們是廣東本地人,你是北方人,它欺生哦!”随後就領回蚊香給辦公室點上,有時候在下班以後,他獨自一人留下關好門窗用滅蚊片熏殺蚊子……容老師不僅是大家的開心果,也是大家細緻貼心的好夥伴。
張建霞老師,馬蓉蓉視之為工作上的領路人。“他對待工作堅持原則,一絲不苟,管理人事,引進人才,解決師生‘衣食住行’問題……” 回憶起可愛的同事們,馬蓉蓉有感,他們既是良師,也是益友,也為她帶來家一樣的溫暖。
1996級女生和班主任馬蓉蓉老師合影
歲月在奉獻裡自成芳華
回憶起往日的峥嵘歲月,從建系之初,一切從零開始、工作任務繁重、辦公條件簡陋、工作人手不足,重重困難接踵而至。但是難題都沒有難倒老師們,也沒有難倒馬蓉蓉。擔任教務秘書的多年裡,對教學工作的熱忱之心絲毫未減。在一項項的挑戰中,她不斷向同事學習,一點點進步,一步步擔起電子工程系教務工作的一片天。
木铎之心,素履之往。30多年的青春年華,馬蓉蓉無悔地在扉頁上寫上這樣一句話:“心中想要到達的終點,如果擁有堅韌不催的信念,即便是穿着草鞋也能到達,我可以自豪地說,在我如花的青春中,我曾經豪情滿懷地奮鬥過。”
(文/ 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