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2日上午10時,中共中央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央宣傳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王曉晖,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權,中央财經委員會辦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韓文秀,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院長曲青山介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并答記者問。發布會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徐麟主持。
中央宣傳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王曉晖介紹了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的有關情況——
中國共産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于2021年11月8日至11日在北京舉行,會期4天。會議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作了重要講話。會議聽取和讨論了習近平總書記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召開黨的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決議》。習近平總書記就《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議(讨論稿)》向全會作了說明。會議圓滿完成了各項議程。
全會充分肯定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以來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緻認為,面對嚴峻形勢和複雜任務,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順應時代大勢,把握戰略主動,成功辦好一件件大事要事喜事,堅決戰勝前進道路上一個個風險挑戰,推動黨和人民事業取得驕人成績,黨心軍心民心空前凝聚。實踐證明,黨确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确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反映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心願,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曆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大家表示,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航掌舵,有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緻,任何艱難險阻都阻擋不了中國人民的前進步伐,任何風險挑戰都阻擋不了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曆史進程。
全會最重要的成果,是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議》。在建黨百年之際,黨中央召開六中全會,全面總結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是鄭重的曆史性、戰略性決策,體現了我們黨重視和善于運用曆史規律的高度政治自覺,體現了我們黨牢記初心使命、繼往開來的自信和擔當。大家知道,在我們黨的百年曆程中,1945年黨的六屆七中全會制定了《關于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制定了《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兩個曆史決議産生的曆史條件、時代背景、所要解決的問題有所不同,但都是在重大曆史關頭作出的,都對推動黨和人民事業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現在,距離第一個曆史決議制定已經過去76年,距離第二個曆史決議制定也過去了40年。40年來,黨和國家事業大大向前發展了,黨的理論和實踐也大大向前發展了。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回顧過去、展望未來,對黨的百年奮鬥曆程特别是改革開放40多年的奮鬥曆程進行全面系統的總結,既有客觀需要,也具備主觀條件。
全會通過的《決議》共七個部分,在内容擺布上有兩個特點:第一個特點是,與前兩個曆史決議主要總結黨的曆史教訓、分清曆史是非不同,這次主要總結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從建黨到改革開放之初,黨的曆史上的重大是非問題,前兩個曆史決議基本都解決了,其基本論述和結論至今仍然是适用的。改革開放以來,盡管黨的工作中也出現過一些問題,但總體上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是順利的,前進方向是正确的,取得的成就是舉世矚目的。《決議》把着力點放在總結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上,符合實際,有利于推動全黨增長智慧、增進團結、增加信心、增強鬥志。二是重點總結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曆史性成就、發生的曆史性變革和積累的新鮮經驗。第二個特點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二十周年、三十周年、四十周年也都作過了系統總結。基于此,這次《決議》突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這個重點,用較大篇幅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原創性思想、變革性實踐、突破性進展和标志性成果。這有利于引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進一步堅定信心、聚焦我們正在做的事情,以更加昂揚的姿态邁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
全會還作出了一個重要決定,就是決定中國共産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于202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開。黨的二十大是在我們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邁進新征程的重要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會,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全會号召,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共産黨員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攻堅克難、開拓奮進,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召開。
總之,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是在重要曆史關頭召開的一次具有重大曆史意義的會議。全會審議通過的《決議》通篇融彙了百年來中國共産黨踐行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的初心使命所進行的奮鬥、犧牲和創造,深刻揭示了“過去我們為什麼能夠成功、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所以,我們相信這次全會必将對推動全黨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在新時代更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産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發布會上,記者提的這個問題,相信您也非常關注——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記者
全會公報指出,确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确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曆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怎樣理解這個決定性意義?謝謝。
江金權
很高興回答你提出的這個問題。确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确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曆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這具有充分的實踐依據,那就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根本在于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航掌舵,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航向。兩個确立,符合全黨全軍全國人民的共同願望。同時,具有充分的理論依據,那就是:堅強的領導核心和科學的理論指導,是關乎黨和國家前途命運、黨和人民事業成敗的根本性問題。
一個國家、一個政黨,領導核心至關重要。鄧小平同志當年就曾深刻指出:“任何一個領導集體都要有一個核心,沒有核心的領導是靠不住的。”在我們這樣一個有着9500多萬黨員的大黨、有着56個民族和14億人口的大國,如果黨中央沒有核心、全黨沒有核心,那是不可想象的,是很容易搞散的,是什麼事情也辦不成的。黨中央有核心、全黨有核心,黨才有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深厚人民情懷、卓越政治智慧、強烈使命擔當,帶領全黨全國人民發揚偉大的曆史主動精神,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在中華大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為衆望所歸、當之無愧的黨的核心、人民領袖、軍隊統帥。确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是時代呼喚、曆史選擇、民心所向。堅定擁護和維護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全黨就有定盤星,全國人民就有主心骨,中華“複興”号巨輪就有掌舵者,面對驚濤駭浪我們就能夠做到“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擁有科學理論的政黨,才擁有真理的力量;科學理論指導的事業,才擁有光明前途。一百年來,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完成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任務,在同各種政治力量和困難挑戰的較量中取得一次又一次勝利,根本在于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并善于用新的理論指導新的實踐。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洞察時代風雲、把握時代脈搏、引領時代潮流,以非凡理論勇氣提出一系列原創性戰略思想和創新理念,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重要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為推進民族複興偉業提供了科學行動指南。确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我們黨就能在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度演進互動的複雜條件下,堅持正确前進方向,乘風破浪不迷航;就能始終把握發展規律,運用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謀劃事業發展、應對風險挑戰,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斷開辟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光明前景。謝謝。
(來源:中國網文字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