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2日上午10時,中共中央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央宣傳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王曉晖,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權,中央财經委員會辦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韓文秀,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院長曲青山介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并答記者問。發布會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徐麟主持。
中央宣傳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王曉晖介紹了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的有關情況——
中國共産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于2021年11月8日至11日在北京舉行,會期4天。會議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作了重要講話。會議聽取和讨論了習近平總書記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召開黨的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決議》。習近平總書記就《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議(讨論稿)》向全會作了說明。會議圓滿完成了各項議程。
全會充分肯定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以來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緻認為,面對嚴峻形勢和複雜任務,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順應時代大勢,把握戰略主動,成功辦好一件件大事要事喜事,堅決戰勝前進道路上一個個風險挑戰,推動黨和人民事業取得驕人成績,黨心軍心民心空前凝聚。實踐證明,黨确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确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反映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心願,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曆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大家表示,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航掌舵,有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緻,任何艱難險阻都阻擋不了中國人民的前進步伐,任何風險挑戰都阻擋不了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曆史進程。
全會最重要的成果,是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議》。在建黨百年之際,黨中央召開六中全會,全面總結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是鄭重的曆史性、戰略性決策,體現了我們黨重視和善于運用曆史規律的高度政治自覺,體現了我們黨牢記初心使命、繼往開來的自信和擔當。大家知道,在我們黨的百年曆程中,1945年黨的六屆七中全會制定了《關于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制定了《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兩個曆史決議産生的曆史條件、時代背景、所要解決的問題有所不同,但都是在重大曆史關頭作出的,都對推動黨和人民事業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現在,距離第一個曆史決議制定已經過去76年,距離第二個曆史決議制定也過去了40年。40年來,黨和國家事業大大向前發展了,黨的理論和實踐也大大向前發展了。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回顧過去、展望未來,對黨的百年奮鬥曆程特别是改革開放40多年的奮鬥曆程進行全面系統的總結,既有客觀需要,也具備主觀條件。
全會通過的《決議》共七個部分,在内容擺布上有兩個特點:第一個特點是,與前兩個曆史決議主要總結黨的曆史教訓、分清曆史是非不同,這次主要總結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從建黨到改革開放之初,黨的曆史上的重大是非問題,前兩個曆史決議基本都解決了,其基本論述和結論至今仍然是适用的。改革開放以來,盡管黨的工作中也出現過一些問題,但總體上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是順利的,前進方向是正确的,取得的成就是舉世矚目的。《決議》把着力點放在總結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上,符合實際,有利于推動全黨增長智慧、增進團結、增加信心、增強鬥志。二是重點總結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曆史性成就、發生的曆史性變革和積累的新鮮經驗。第二個特點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二十周年、三十周年、四十周年也都作過了系統總結。基于此,這次《決議》突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這個重點,用較大篇幅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原創性思想、變革性實踐、突破性進展和标志性成果。這有利于引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進一步堅定信心、聚焦我們正在做的事情,以更加昂揚的姿态邁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
全會還作出了一個重要決定,就是決定中國共産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于202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開。黨的二十大是在我們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邁進新征程的重要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會,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全會号召,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共産黨員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攻堅克難、開拓奮進,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召開。
總之,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是在重要曆史關頭召開的一次具有重大曆史意義的會議。全會審議通過的《決議》通篇融彙了百年來中國共産黨踐行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的初心使命所進行的奮鬥、犧牲和創造,深刻揭示了“過去我們為什麼能夠成功、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所以,我們相信這次全會必将對推動全黨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在新時代更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産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發布會上,記者提的這個問題,相信您也非常關注——
日本電視網記者
在六中全會中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議》,請問審議通過這個《決議》的意義是什麼?會帶來哪些影響?謝謝。
曲青山
記者朋友好,我來回答這個問題。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決議》,是在我們黨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曆史時刻,在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勝利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邁進的重大曆史關頭作出的。《決議》集中了全黨的智慧,全面系統地總結了我們黨的百年奮鬥的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特别是着重闡釋了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曆史性成就、發生的曆史性變革,這就充分彰顯了我們黨高超的政治智慧和責任擔當,充分彰顯了我們黨高度的曆史自覺和曆史自信。
我們黨是一個高度重視總結曆史經驗、也善于總結曆史經驗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每到重要曆史時刻和重大曆史關頭,我們黨都要回顧曆史、總結經驗,從曆史中汲取繼續前進的智慧和力量。剛才王曉晖先生向大家通報了情況,講到了在我們黨的一百年曆史上,曾經先後在1945年制定了《關于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在1981年制定了《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這兩個決議都在我們黨的曆史上對推進和引領黨的事業發展起了重要作用。這次全會通過的《決議》,可以說是我們黨的曆史上第三個曆史決議,我認為,這個《決議》同黨作出的前兩個曆史決議一樣,必将對推動全黨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埋頭苦幹、勇毅前行,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産生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如果對這一次的《決議》給一個總的評價和定位,我認為我們可以概括地講三句話:第一,《決議》是一篇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獻;第二,《決議》是新時代中國共産黨人牢記初心使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宣言;第三,《決議》是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行動指南。如果進一步具體地說,我想,《決議》具有以下重大意義,将會産生以下深刻廣泛的社會影響,我想講三點。
一是《決議》深刻總結我們黨一百年來團結帶領人民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偉大曆程,教育引導全黨深刻認識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增強我們繼續前進的勇氣和力量。在新的征程上,我們既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也面臨許多嚴峻複雜的風險和挑戰,這就需要我們用黨的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來鼓舞鬥志、明确方向、凝聚力量、堅定信心,以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态繼續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力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
二是《決議》深刻總結我們黨一百年來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成長曆程,教育引導全黨深刻認識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重要性,增強全黨團結統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在新的征程上,我們要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需要我們堅持和發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曆史經驗,特别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新鮮經驗,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把我們黨團結凝聚成“一塊堅硬的鋼鐵”,團結一緻向前進。
三是《決議》深刻總結了我們黨一百年來加強自身建設、推進自我革命的偉大實踐,教育引導全黨深刻認識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确保我們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在新的征程上,“趕考”遠未結束,全黨任重道遠,這就需要我們深刻汲取黨加強自身建設、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的曆史經驗,不斷提高全黨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能力,永葆黨的生機活力,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而繼續奮鬥。這個問題我就回答到這裡,謝謝。
(來源:中國網文字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