絢爛地奏響“無聲的世界”
命運給我重擊,我卻報之以歌
2005年春晚,來自全國各地的12個21歲的女孩共同演繹了一場美奂絕倫的表演——《千手觀音》,正是這個表演颠覆了人們對聾啞殘疾人的固有認知。尤其以邰麗華為首領舞讓人印象深刻,其實不光是邰麗華,更多的人也在用自己的方式發光發熱,在不同的崗位領域耕耘出一片新的天地。石城川,數學系2011級校友、音書科技創始人、2020福布斯亞洲“30位30歲以下精英”,亦是這樣一個人。
石城川,出生在四川樂山的一個普通家庭,11歲一次突如其來的疾病造成了聽力的永久性損傷,也就是我們通常認知的“聾啞”(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耳聾)。在嘗試各種方法無果後,石城川接受了命運的饋贈,但這不意味着妥協。
繼續學業的石城川并沒有到特殊教育學校,也沒有“留級”,而是憑借自己過人的天賦和堅韌的毅力,和正常孩子一樣讀書上學。“老師會寫闆書,我雖然聽不到,但是可以根據闆書的重點掌握課本知識。”石城川回憶道。
用最笨的辦法,下最大的苦工,就這樣,這個并不幸運的男孩一直緊跟同齡人的學習進度,尤其喜愛擅長數學的他甚至可以當起别人的“小老師”。最終,石城川通過不懈的努力和持久的毅力于2011年考入太阳集团app首页太阳集团1088vip數學系應用數學專業。
大學時期石城川與好友陳國強
在暨大的學習充實規律,按時上課,鑽研學業,沒事就往圖書館裡鑽,石城川的生活走上了正軌,但在石城川心裡,一直都沒有忘記自己的”特殊“,也一直沒有放棄為這個特殊的群體做點什麼的想法。
大二一次偶然的機會,石城川接觸到了谷歌眼睛,這給了他觸動,他想把這樣的産品和語音技術結合起來,專門為聽障人士設計一款智能眼鏡,把對方的話轉化為文字,實現聽障人士的正常交流,這是石城川最初的想法,也成為之後設計的原型。
為讓“聲音”看得見 放棄高薪辭職創業
從自己的世界沒有聲音的那天開始,想方設法地讓自己過上正常的生活,就成為石城川的夢想。帶過助聽器,也植入了人工耳蝸,但是這些對石城川的幫助都是有限的,怎麼樣才能更好地幫到自己的這個群體,成為石城川的思考命題。“人應該跟着内心走”。2015年,在跨國公司做軟件工程的他毅然決然的辭職,開啟了他的”以暨大信息人擔當讓聲音“看得見“的夢想追逐之路。
陳國強,曾就讀于數學系2011級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是石城川大學時期的好友,一直和石城川保持密切的聯系。在石城川的追逐夢想的路上,陳國強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了他強有力的合作夥伴。
石城川與合作人
“音書科技”團隊成員
幾位逾弱冠的小夥子,滿懷一腔“讓聽障人士‘看見’聲音”的熱情,憑借自己在大學時期學到的過硬專業知識,肩并肩團結在了一起,向夢想不斷前行。
創業五年以來,他們一直親密無間,精誠合作,切實地為聽障朋友們解決了一個又一個的痛點問題。如今,國強擔任公司的CEO,全面負責公司日常的管理工作,城川則更多地将精力放在戰略、融資和外部資源拓展方面。
從最初想做一個産品的原型開始摸索,石城川團隊不斷嘗試,可創業本身就是艱難的,哪怕做出了他們設想的類似“谷歌眼鏡”的産品原型,但是由于眼睛外觀的不夠優雅、續航不夠長以及智能材料的昂貴,這個眼鏡無法實現量産,最終隻能擱置,但這也成為新的契機,石城川開始把目光投向軟件領域,就這樣,2017年初,音書app上線。
音書App應用圖
石城川追逐夢想的結晶——音書app的問世,讓聲音開始“被看見”,确實給聽障群體帶來了幫助。音書app作為一款适用于聽障人士和健聽人士無障礙溝通的工具軟件,在軟件中嵌入語音識别和語音合成技術,不僅實現了聽障人士的無障礙溝通,同時也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為聽障人事提供言語康複訓練幫助。
自音書app問世,聽障人士的世界裡多了一扇擁抱世界的門。目前,音書app用戶數已經達100多萬,遍及全國各地以及海外。音書APP已成為目前國内最大的聽力言語障礙群體服務平台,共獲得10項專利和5項軟件著作權。
渡己亦渡人,社會責任勇擔當
根據2021年3月2日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世界聽力報告》顯示,聽力損失目前影響着全球超過15億人,其中4.3億人聽力較好的耳朵中有中度或以上的聽力損失。未來30年,聽力受損者的人數可能會增加1.5倍以上,超過7億人可能會經曆中度或更嚴重的聽力損失。按照人口比例估算,中國的聽障人士數量高達7000萬之多。因此,打造全方位的聽力言語障礙群體的平台和服務系統,是石城川的心之所願。
在接受采訪時,石城川反複強調音書科技的社會企業屬性。“我自己是受到很多人的幫助才走到今天,我也希望我的公司和軟件能幫到更多的人。”
特殊教育學校利用”無障礙教學系統“上課圖
2020年疫情暴發期,石城川和團隊在2月到5月之間向所有用戶免費開放音書APP的通話助理功能,讓大批聽障人群可以無障礙進行通話。另外,他們發起“戰疫愛耳公益計劃”,為聽障人士提供了2個月的免費語訓課程,方便疫情防控期間聽障人士在家進行語言康複。不光是線上,石城川也在積極拓展線下的公益活動。不久前,團隊在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啟動“我手寫我心”的寫作培訓班,專門為聾啞人士提供線下學習的機會。這是一個由廣州市社會組織管理局資助的純公益項目。同時,音書團隊也正在策劃聯合教育部門、殘聯和國内知名公益基金會等相關機構,面向全國的特殊教育學校和普通學校的聽障學生,捐贈無障礙教學系統,幫助聽障同學們更好更高效地上課。
“不管是曾經,還是如今和未來,我們想做的事情,以及目的,都是一樣的,幫助聽障人士更好地溝通,從而更好地生活和工作,更好地融入社會。”
——石城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