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年華 · 信院廿載院慶】 走近“信息人”——“先生”暨憶·李安利老師

發布時間: 2021-09-14 來源: 太阳集团1088vip

從機房到計算中心

李安利

(計算中心退休教師 )


初始站——數學系機房


我是19791225日到太阳集团app首页數學系機房來報到的。彼時的數學系機房隻有3台設備,包括2TRS—801OLIVITY 熱敏打印機。其中,OLIVITY熱敏打印機還是由當時學校統戰部部長張泉林從香港以4萬元人民币買回來的。後期又從香港運送過來1NCR 小型計算機,機器系統運行、硬件說明操作規則全是英文資料,機房的老師每天由程士傑工程師帶着邊學邊幹,在一步一步的摸索中開展工作。

當時機房屬數學系計算數學教研室管理,吳希光老師時任該教研室主任。機房有一個中專班,由韓寶瓊老師教授電子闆與非門、或非門的腐蝕制作課程,由李振輝老師教授Fortran 3課程,由張金茹老師教計算機原理課程,由吳恭順老師教授Basic語言課程……

機房每天早上7:30開門,還沒等開門,張會汀老師和生物系一位鐘老師已等候在門口準備上機了,機房一天的忙碌在授課老師、學生的陸續到位中拉開帷幕。


32年的長駐站、曾經的排頭兵——計算中心


1982年,計算中心正式成立,吳恭順老師時任計算中心主任,盧選老師時任副主任。中心的成立曾轟動一時。當時恰逢學校以12萬美金引進了一台PDP—11/44小型計算機,這在當年是頗為先進的設備,就連英國前首相希思都曾到校來訪參觀。1984年,學校外語系的黃均老師與葉玉蘭老師合作,利用PDP11/44所帶終端做的計算機英語教學,在全國引發了極大的關注。


單位的文化精神,是一個單位成長發展的強大支柱。在計算中心的發展改革的初期,有一位老師身體力行了改革之風——黃一飛老師。黃一飛老師是訪美學者,他回國時正值“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改革開放之初。1985年,黃一飛老師時任計算中心主任,彼時擔任中心副主任的是盧海濤和鐘電生兩位老師。

一句口頭禅,一片工作熱情,一身責任擔當。黃老師常常引用偉人毛澤東的一句名言“人還是要有一點精神的!”,鼓勵中心老師要振奮精神,鼓足幹勁,馳而不息久久為功。在他的帶領下,計算中心攻克了一個又一個堅中之堅——太阳集团app首页校内的教務系統、财務系統、圖書館管理系統、校外的郵電系統、汕頭龍湖賓館系統等。期間,黃老師自己兩次病危全然不顧,剛出院就又投身程序編譯中,他總是把中心的發展放在首位,就連當時的廣東省計算機等級“統考”,亦是在黃老師的帶領下才順利開展。計算中心正是在這樣一位“講精神”、“有闖勁”的幹部的帶領下,成為了當時太阳集团app首页的排頭兵……

25歲來到暨大,57歲退休。在計算中心渡過了32個春夏秋冬。在這32年間,見證了中心的輝煌與一路發展。1999年,計算中心搬遷至曾憲梓科學館三樓,在學校的大力支持和中心老師的齊心協力建設下,中心的環境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感謝太阳集团app首页計算中心給予了我一個青春飛揚、服務社會的平台!


(計算中心退休教師 李安利口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