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疫情常态化與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由我院電子系萬磊老師、陳法明老師與華僑醫院王見雪醫生合作指導,我院學子徐浦妮、梁卓航、張陽奕和陳炯中作為主要參與人,聯合醫學院學子魏怡秋和楊炜欣完成的“基于拉力傳感器的智能輸液監控系統”科技發明制作類項目在第十六屆“挑戰杯”廣東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上獲得特等獎。該系統集成了遠程報警、自動夾閉、可自定義設置輸液量及多終端(護士站、家屬、患者)線上管理等功能。借助該智能輸液監控系統,在實現病人安心休息、輸液無陪護、輸液進程安全監護三大優質服務的同時,有助于減少醫患間不必要的輸液溝通矛盾。同時,項目的開發充分展現了新一代大學生在科技創新與社會服務等方面融合發展的能力與視野。
科技發明制作類
“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由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教育部、全國學聯和地方省級人民政府共同主辦,這項被譽為中國當代大學生科技創新的“奧林匹克”盛會正走向全國,走進青年,走在時代前列。
一直以來,我省積極組織開展省級賽事,每屆均有省内100餘所高校的大學生科技創新團隊參賽,見證了南粵青年學子在創新創造中奮發成長!
第十六屆“挑戰杯”競賽
第十六屆“挑戰杯”廣東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分為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科技發明制作三類。本屆“挑戰杯”自3月份啟動以來,共收到142所院校的參賽作品3636件,省校參賽學生超10萬人。與上屆競賽相比,新增參賽高校5所、新增參賽作品1009件,申報作品數增加38.4%。參賽高校數量和作品數量均創曆史新高。經校級推薦和省級資格審查,最終确定1768件作品參加省賽。
近年來我院緻力于創新科技人才的培養與發展,在教學發展上秉承支撐多學科發展的目标,大力培養創新人才以向社會輸出優質學生。截止目前,我院學子已在各類競賽中展露鋒芒,用競賽檢驗着他們的創新思維與成果,為我院人才培養的成果不斷交出優秀的答卷。特别地,在學院校友聯誼會吳漁夫榮譽會長在校慶111周年捐贈的111萬建立的吳漁夫科技創新基金的培養和支持下,我院學子在科研能力培養方面得到了全面的發展,該項目的完成同樣受益于吳漁夫創新獎勵基金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