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瑩老師獲廣東省“紅棉獎”(右3)
洪瑩老師認為最好的人才是充滿創造力的正能量知識人才,最好的運作是有規則的自行運作。新冠疫情帶來了學生工作隊伍能力考核的特殊年,作為學院工作的具體執行人員和院系學生工作的協調運行者,她結合“雙一流”學校和高水平大學建設的各項目标任務以及疫情防控的各項工作指标,把重心放在疫情防控期間學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和思政工作;潛心研究港澳台僑學生工作;着重完成學生組織和社團改革任務。她所在的學院以運行“六有一規”制度在考核中順利完成各項工作,甚至超額完成任務!
洪瑩老師所堅持運行的“六有一規”制度具體表現為:
1 有目标
學院學工隊伍圍繞學校中心工作,支撐多學科人才培養。洪瑩老師擔任分黨校辦公室主任,負責學院黨員發展過程的思想學習和社會實踐考核,在疫情這一特殊時期,指導學工隊伍引導學生正面了解中國體制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2 有團隊
書記親抓,輔導員得力,班主任到位,力建穩定高效學生團隊,重點打造班級建設。在過去一年,學工團隊成員重視學習,參加了國省校各類學生工作培訓,完成了兩個省部課題,發表了一篇書稿和一篇論文,開設了3門課程,擁有近1000人的授課量。

學院思政工作團隊(2020年)
3 有榜樣
5A星光燦爛,在全校的100顆星星中就有學院的10顆星星融入于其中;漁夫優秀畢業學子熠熠生輝;800人同場的科技專業朋輩分享會,考研考公出國的交流會,讓學生與輔導員、HR面對面,明确自己要走什麼路和怎樣走!
4 有平台
擁有吳漁夫科技競賽平台(一年成就118個項目),舉辦信息科技節品牌科技活動;成立4個科技社團及20個學生課題研究小組;組建1個志願分會及5支志願服務隊等,讓學生得以全面發展!
5 有擔當
學生情況謹記在心;承辦學校活動盡全力;學生幹部機制改革到位;卓越工程師項目展開落實,搭建内外招生的融合平台;學生心理健康普及有重點;就業工作有面有點。
6 有創新
網上網下活動聯合,推動規模效應;同心協力做好學校學生培養“基建工作”(提升信息挖掘能力);在外招生的教育上,内外融合促成長;協助老師網上授課,學生助理先行。
7 有規則
學生評優評先規則明确;疫情期間學生管理規則明确;學生積極分子、黨員發展公示聽意見。事事有指引,處處有要求,内化紀律為天
洪瑩老師在遵義主持舉辦“暨南青年說”
“五維雙驅”學生的培養體系
洪瑩副教授在學院的創新創業工作以及在自己的22年摸索和探讨中,提出了“五維雙驅”學生的培養體系,并在學院中進行實踐和應用。學院在2021年獲得了廣東省創業先進集體典型案例二等獎。
在擔任暨大的創業導師和信息學院輔導員期間,洪瑩老師要求自己要陪伴學生成長,做“創新創業”導師,成為學生健康成長中“有深度”“有溫度”的指導者、引路人。她尊重學生,積極調動學生的内在動力,推動學生内在需求的發展,積極參與以“學生學習和學生發展”為核心的學生工作模式建設與研究。陪伴不止于在學生的旁邊,還有老師的同步學習和能量提升。她認為自己的工作一要提升政治能力,擔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二要改進教育方法,用優質内容供給深化大學生價值引領。三要厚植愛生情懷,練就真本領,涵養出教書育人的理想境界。

洪瑩老師帶領團隊斬獲碩果累累
在創新創業方面,2020年信息學院組織了“互聯網+”的網絡培訓會,參與者達到了280多人,洪瑩老師從項目的準備到項目的評選做了10餘場院級項目評選打磨,最終學院向學校推送40多個項目,有5個進入決賽(全校決賽項目16項,達到5/16),獲評學校“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先進單位”,以學生入選作品及獲獎情況合計總分第一,獲得組織獎。

洪瑩老師通過網絡授課開展互聯網+賽事培訓
此外,學院“雲鍊賬本”團隊在第十二屆“挑戰杯”大學生創業大賽榮獲全國銀獎和廣東省金獎;“基因護航”團隊榮獲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銅獎和廣東省銀獎,學院于2021年4月25日又斬獲廣東省創業先進典型集體二等獎。同時,洪老師在科研上還完成了兩項課題的結題、發表了關于創業的書稿和論文。

學院戰隊榮獲全國挑戰杯銀獎
在卓越工程師計劃中,她從學生發展出發,聯合專業教授團隊,為學生設置課程和課題研究項目,并以此為基礎推動學生課業互助。她還負責外招學生到貴州大數據中心,陽江核電站等工作組織的落實。通過優質内容去厚植學生愛國情懷,通過豐富内容供給深化大學生的價值引領。
洪瑩老師帶隊參加嶺文化考察活動
在從事學生工作過程中,她認真思考、勇于創新,積極學習相關理論知識;在疫情期間強調數字清理和有效統計,對有特殊情況的學生進行登記跟進,讓學生不在學校也能感受到學院溫馨的關懷。她負責學院學生學習發展工作坊,在線上培訓中,她強調活動要“有用,有參與度”(單場培訓達800人次),不要為活動而搞活動,要做有吸引力的活動;負責信息學院的微信平台,她每稿必跟必審,陪伴公衆号8年,且公衆号擁有5864粉絲量,400+日常稿件閱讀量,單稿實現3W+,獲得太阳集团app首页新媒體新銳創意獎;負責學院心晴工作坊,在學院的心理工作中強調日常數據跟進、個案交流。為了做更好地心理知識普及,舉辦心理劇、周末心理電影分享會等活動。今年她開設了情緒管理控制課程,讓學生可以通過訓練獲得個人的情緒彈性管理,并協助身邊人調整狀态,在生活中追求積極樂觀。

參與情緒彈性訓練的卓越工程師訓練營師生
洪瑩老師認為愛不是深情互望,而是看向共同的遠方,隻有和學生、同事有共同的目标,才可能收獲成功的工作成果。“不是您想他們變成怎麼樣,而是您能幫他們在自己成長的路上走多遠,站多高。作為老師應該勇于成為墊腳石,隻要學生能夠積極向上,勇往直前,老師的付出就值得。”在本次采訪中,我們看到老師眼裡的光,心裡的愛,這位在懷孕9個月時依然為學生駐留講台,四節課全程巡走課堂,進行互動教學的老師,讓我們感動,讓我們深愛。
在洪瑩老師的筆記本扉頁上,我們看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金句:“貫穿工作始終,做到見微知著、防範于未然。要強化責任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堅持問題導向,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敢于面對問題,不回避矛盾,不掩蓋問題,出了問題要敢于承擔責任。”這應該也是她工作的座右銘吧!
本科生輔導員年度人物●洪瑩
“六有一規”将作風規定整肅,
“五維雙創”把創新風氣引領。
天下桃李是你的功績,
烈焰紅棉是你的勳章。
22年崗位堅守,
22年始終如一,
甯靜淡泊,意遠志明,
傳道解惑,竭慮殚精。
一位總想着要成為學生墊腳石的老師,
必定能讓學生走得更遠,站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