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學科團隊建設,活躍學術交流,培養優秀中青年學術帶頭人、科研骨幹教師。12月17日下午,計算機科學系第一屆教師學術沙龍暨年終總結會在南海樓338會議室順利召開。學院黨委書記盧健民、計算機科學系主任龍錦益、計算機科學系總支書記于志秀及計算機科學系40餘名教師參加了本次會議,會議由系主任龍錦益主持。
會議伊始,盧健民書記對本次學術沙龍給予了充分肯定,并表示此次會議為進一步加強青年人才隊伍建設,尤其是為廣大青年教師搭建更廣闊的學術交流平台,營造寬松活躍的學術交流氛圍。希望計算機科學系在新一屆領導班子的帶領下,進一步整合資源,營造良好的教學、科研氛圍,在不斷開拓與創新中推進系教學、科研工作邁上一個新的台階。
學院黨委盧健民書記發言
會議第一環節為學術沙龍。本次共邀請計算機科學系五位青年教師:吳小天、方良達、宋婷婷、王娜、曹坤分享彙報。五位老師依次就“秘密圖像共享中的關鍵問題”、“命題邏輯”、“量子密鑰分配協議的實際安全性分析”、“望遠鏡的失真解決方案”、“物聯網服務質量優化”等主題展開了精彩的學術分享,并結合理論機理及具體應用介紹研究工作,分享自己的學術心得,對自己未來工作目标和任務進行規劃,并與現場的專家、老師進行了互動交流,現場氛圍輕松,活躍。最後現場專家進行綜合評分的形式,排出此次學術沙龍彙報名次為:方良達獲得一等獎,吳小天、曹坤獲得二等獎,宋婷婷、王娜獲得三等獎。專家代表周繼鵬教授表示:此次活動加深了教師間研究領域及研究情況的了解,對于未來科研合作起到了很好促進作用,期待今後更加精彩的學術分享和交流。
吳小天、方良達、宋婷婷、王娜、曹坤老師做分享
周繼鵬教授代表評委進行點評
會議第二環節為計算機科學系教學科研創新團隊建設規劃介紹。随着科技的日益進步,科學研究已經從單打獨鬥發展到團隊合作,國家與地方的團隊項目、大項目比例越來越重。龍錦益表示,科研團隊的建設顯得尤為重要,也更有利于營造良好的科研環境與機制,搭建大平台,促大成果、大項目的落地,推動雙一流學科建設。本次科研團隊的建設規劃出台,經過了反複的考量和征求意見,最後結合計算機學科特點、人員情況,進行了廣泛的調研,經過充分醞釀決定啟動計算機科學系教學科研創新團隊的建設。目前凝練出智慧教育、大數據系統、圖像處理與精準測量、智能人機交互、智能信息處理五個科研創新方向。今後将大力宣傳團隊精神,制定有利于團隊形成與成長的機制,制定創新團隊人才培養計劃,對團隊科研項目申報、人才引進、資源分配等方面都給予一定的傾斜,以加速團隊的成長和優化,促進教學、科研平穩接續、協同發力。
系主任龍錦益教授做科研團建介紹
會議最後,于志秀從教學、科研、人才引進、學生培養、校友工作等方面對計算機科學系過去一年的工作進行了總結。于志秀表示,在2020年一年裡計算機科學系獲得了許多可喜的成績,2019年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成功獲批了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多名教師在國内外期刊及頂級會議上發表多篇高質量、高水平的論文;在人才培養方面,今年有11名應屆本科生畢業生獲學校優秀畢業生稱号,有11名學生獲得保研成功,在2020年ACM競賽中取得了一金三銀的優異成績,在全國軟件測試競賽中獲15項國家級獎項,在2020年太阳集团app首页5A卓越引領計劃中有6名學生入圍,這些優異成績來自于我們對學生培養的力度和溫度,優異成績的背後離不開每一位計算機人的努力,感謝老師們的辛勤培養和付出,感謝大家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計算機科學系的發展又賴于全體計算機人的共同努力。同時感謝前任系領導周繼鵬教授、鄧玉輝教授多年來為計算機科學系的發展所付出的心血和努力,為表達全體老師的敬意,特意向兩位教授贈送了精美的鉑金紀念畫框。畫框的主造型是一艘帆船,希望兩位教授在今後的生活中一帆風順,也象征着計算機科學系乘風破浪,風好正揚帆。
于志秀書記做工作總結
為周繼鵬教授、鄧玉輝教授頒發紀念品
此次會議持續3小時,幹貨滿滿,讨論氛圍熱烈,整個會場充滿了思想的碰撞。會後老師們表示:此次活動拓寬了視野與思路,為老師間的學術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提供了豐富多元的知識養分,教學相長的過程中也增強了學術氛圍,期待接下來的學術沙龍能為計算機科學系的學術交流帶來更多的活力與生機。
與會人員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