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賽促學共成長

發布時間: 2020-09-22 來源: 太阳集团1088vip

2017年9月,三位分别來自貴州,安徽,廣東的暨南萌新,懷着對未來的憧憬,躊躇滿志地踏入暨南園,就讀于太阳集团1088vip計算機科學系三個不同的專業,等待他們的是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和學術生涯,以及在一次次訓練和比賽中應運而生的隊友情誼和取得成功的喜悅心情。他們就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彭勇,軟件工程的曾曉燦和網絡工程的史磊。

(三位同學在CCPC秦皇島站比賽現場)

 

大一· 笃定方向 揚帆起航

和大多數剛剛踏入校園的萌新一樣,三位同學對大學到底應該如何有意義地度過這一永恒的話題感到困惑,對全新的生活感到有些無所适從。但我校ACM總教練張震老師在他授課的“C語言程序設計”課堂上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引導,三人很快發現了自己對算法競賽的熾熱興趣,開始投入到對ACM的訓練中。起初,沒有基礎,沒有系統的學習程序,多次失敗,在2018年的廣東省賽上甚至不能解出一道題目。但這并沒有澆滅他們對ACM的熱情,三人自發組織在大一的暑假留校訓練,為下一次比賽做充分的準備。

 

大二· 風雨兼程 初露鋒芒

在大一升大二的暑假,三人通過自學了解了許多競賽常用算法,并積極參加網上組織的各類模拟賽,以賽促學,在實際比賽中不僅提升了自己的競賽水平,對專業知識的理解也得到了進一步深化。彭勇同學表示,當時的訓練環境不盡人意,ACM沒有自己的訓練室,我們就去蹭數學建模比賽的實驗室,後來數學建模培訓結束後我們就隻能在實驗室外面的小圓桌頂着高溫訓練。ACM競賽訓練必須是3人為一組,既要個人條件還要團隊配合條件,得知學生訓練缺乏場地,系總支于志秀書記就積極向學院反映,在學院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創新實驗室,為學生競賽和創新實踐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學生參加比賽的士氣得到了進一步提升,ACM協會也應運而生。

(ACM協會海報)

在計算機科學系領導、老師的鼓勵和經費支持下,三位同學在大二參加了ACM-ICPC邀請賽,中國程序設計天梯賽,藍橋杯省賽和總決賽等多場比賽,均斬獲了優異的成績,學分績點也不斷提高,收獲了各級獎學金。

 

大三· 厚積薄發 傳承出新

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必須耐得住寂寞,經得住不斷敲代碼和不斷演算習題的考驗,以及賽場上從開始到結束整整5個小時的大強度演算。在不斷磨練,不斷比賽中,他們不斷成長。在2019年中國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秦皇島站比賽中,他們終于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績,在高手林立的賽場中,經過激烈的競争斬獲銀牌,這是我校ACM競賽史上第一枚國家級的銀牌,沉甸甸的獎牌給了學生更大的學習動力。除了自身不斷成長,他們還積極發揮傳幫帶的作用,當好指導老師的助手,積極協助籌辦ACM新生賽,華為杯校賽,寒假訓練營等,将自己所學和經驗傳授給學弟學妹們。曾曉燦同學表示,看着他們像自己從前一樣一步一個腳印成長,不少學弟學妹的水平已經超過自己,感到很欣慰。祝願他們競賽圓滿,學業有成。彭勇同學則表示,希望ACM協會的學弟學妹們珍惜競賽生涯的時光,繼續努力,再創新高。

(三位選手競賽生涯收獲的榮耀獎項)

 

大四· 各奔前程 未來可期

繁忙的競賽告一段落後,三位同學各奔前程。彭勇同學和曾曉燦同學利用大四的暑假分别前往騰訊和阿裡巴巴實習,而史磊同學則跟着計算機科學系李展老師做科研和項目,為日後的研究生學習鋪墊。

(彭勇同學的實習工卡)

三位同學認為,大學期間的競賽生涯帶給他們的并非隻有榮譽和獎項,更重要的是以賽促學,加強對學習能力,思維能力以及抗壓能力的培養鍛煉,這對他們日後無論是工作還是科研都将是一筆彌足珍貴的财富。最終三位同學也得償所願,創下我校ACM團隊曆史上首例整隊成功獲得學術保研資格的記錄,收獲了光明的前程。祝願他們在日後的研究生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态,不斷努力,不斷進步,成為高尖專的IT優秀人才。

信息學院計算機科學系

2020年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