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據教育部官網最新信息,近日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綱要》指出,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充分挖掘各類課程思想政治資源,發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在課程思政建設的總體目标和重點内容上,《綱要》提出,課程思政建設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學科專業全面推進,圍繞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這一核心點,圍繞政治認同、家國情懷、文化素養、憲法法治意識、道德修養等重點優化課程思政内容供給,提升教師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意識和能力,系統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法治教育、勞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堅定學生理想信念,切實提升立德樹人的成效。
《綱要》對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進行了整體設計。
一是強調要科學設計課程思政教學體系。根據不同課程的特點和育人要求,分别明确公共基礎課、專業課、實踐類課程課程思政建設的重點。高校據此要有針對性地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各有側重地開展課程思政教學。
二是結合學科專業特點分類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根據不同學科專業特點和育人目标,明确文史哲類、經管法類、教育學類、理工類、農學類、醫學類、藝術類等七類專業課程的課程思政建設主要内容,并要求有機融入課程教學。高等職業學校根據高職專業分類和課程設置情況,分類推進。
三是推動課程思政全程融入課堂教學建設。課程思政建設工作要落實到課程教學各方面,貫穿于人才培養各環節。高校要推進現代信息技術在課程思政教學中的應用,綜合運用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努力拓展課程思政建設方法和途徑。
四是着力提升專業教師的課程思政建設能力。通過建立健全優質資源共享機制,促進優質資源在不同區域、層次、類型的高校間共享共用。鼓勵學校将課程思政納入教師崗前培訓、在崗培訓等,建立課程思政集體教研制度。
五是完善課程思政建設評價激勵機制。建立健全多維度的課程思政建設成效考核評價體系,将課程思政建設成效納入“雙一流”建設監測與成效評價、學科評估、本科教學評估、一流專業和一流課程建設、專業認證、職業教育“雙高計劃”評價、高校教學績效考核等評價考核中。在教學成果獎、教材獎等各類成果的表彰獎勵工作中,加大對課程思政建設優秀成果的支持力度。
《綱要》提到,教育部将組建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專家咨詢委員會,提供專家咨詢意見。教育部還将選樹一批課程思政建設先行校、一批課程思政教學名師和團隊,推出一批課程思政示範課程,建設一批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示範中心,設立一批課程思政研究項目,充分發揮示範典型的引領帶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