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心戰“疫”,“信”火相傳

發布時間: 2020-05-26 來源: 太阳集团1088vip

孟夏的暨南校園裡綠草如茵、花團錦簇,一派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受疫情影響,這裡沒有了往昔的書聲琅琅、熙熙攘攘,沒有了往昔的學生社團三五成群、結伴并排。大疫之下保證在線教學與輔導“不掉線”、“不打折”,是全新的工作,也是特殊的挑戰。面對疫情給高校教學工作帶來的挑戰,太阳集团1088vip全體教師沖鋒在防控疫情第一線,戰鬥在線上教學最前沿。雖然校園裡聽不到往常熟悉的上課鈴聲,但“疫情無情師者有愛,育人無牆線上課堂”,教師精神飽滿、學生情緒高漲地在雲端網絡直播課堂上,互動、提問、答疑,整個教學輔導過程平穩有序。

 

一黑一白,課堂效果“1+1”大于2:數學系教師劉春光

 

自備小黑闆,找回數學課堂的感覺

春季授課初期的課程準備,數學系劉春光副教授坦言道,是在“一片茫然中”開始的。由初期的“很不适應”、“沒有概念”,曆經嘗試學校推薦的各種方式後,最終他選擇了以“網上慕課+騰訊課堂”相結合的方式,同時利用QQ群适當補充課後信息作為授課方式。由于初當“主播”,找不到課堂上的感覺,再加之設備簡陋,在試課階段,師生間的講授、答複隻能通過一邊在紙上寫,一邊說解題思路,最後再把寫完的内容拍照放到QQ群中這樣一種形式進行。有了“網課初體驗”後,後續的課程開展逐漸進入狀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由于數學的實際教學中非常重視引導學生熟練掌握推導過程,以加深對公式的理解,掌握精煉、靈活的思維方法,劉春光用網購的兩塊磁力貼黑闆将辦公室兩個書櫃背面改造成黑闆牆,加上攝像頭拍攝,就這樣“一個黑闆牆”+“一支粉筆”,以“1+1”模式開啟了他的《數學分析Ⅱ》、《概率與統計》網課講授。每周日他提前公布一周的學習計劃、慕課的内容、時間以及騰訊課堂補充講解時間,部分課程列出重點内容,并适時在QQ群上傳課本掃描件、講課課件、作業題目、課程内容總結及補充習題等,方便學生自學。另外,他通過QQ群投票功能發起調查問卷,對慕課的流暢程度、學生學習時記筆記的比例、慕課與騰訊課堂講解的次序等情況進行調查,以助于更好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改進教學方式。最讓學生們印象深刻的,莫過于他在自制黑闆牆上工整的公式推導流程闆書,深奧的數學公式在他娴熟地揮舞粉筆之間漸趨明朗,學生們直言:“老師繪聲繪色的講解、工整的推導闆書、滿滿的儀式感,隔着屏幕也能找到數學課堂的感覺!”

因時制宜,變“疫”為“機”,用好網絡教學的“天時地利人和”

網上教學開展至今已将近3個月,期間劉春光不斷總結經驗、查找不足、完善方案,努力實現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數學課程建設。他表示,網上教學的經曆也為他今後的教學一定的啟發,特别是“天時”,一是待恢複正常課堂上課時,對于同學們普遍關注的疑難問題,可使用網絡課堂進行快速有效的補充,而無需留待老師趕到番禺校區才解決;二是可以采用網上課堂開展大學生數學競賽培訓,靈活解決存在已久的老師、各校區學生的交通、排課時間問題。

劉春光的學生在線答題

網上教學所帶來的“地利”和“人和”,則體現在指導學生方面。劉春光今年負責指導一名研究生三年級學生以及三名本科生,疫情期間,他與研究生形成固定的指導交流模式,學生每天下午三點前把論文、疑問發給他,他看過後立刻返回意見給學生修改,本科生指導亦然,規定時間,明确問題,有效地保證了學生論文的書寫修改速度以及對學生的指導答疑,不受地點等其他因素影響。

談及網絡教學的弊端,劉春光表示,數學是理論性很強的課程,傳統教學是面對面教學,雖然慢,但重難點可以根據學生的反映作出相應調整,學生有不理解的地方也可以随時跟教師溝通交流,面對面交流在整理思路上的效率是網上交流難以比拟的。但在疫情之下,能看到學生保持健康并堅持學習,他覺得是本學期的最大開心之處,這學期教學模式的多樣化也讓他對疫情結束後的教學有了更大的期待。

 

 

簡單為美,為學生提供優質網課:計算中心黨員教師林龍新

 

計算中心林龍新副教授本于1月17日回老家湖南過年,但由于新冠疫情在全國的突然爆發,擔心疫情在全國的蔓延會影響新學期的教學工作,便于1月28日提前返回廣州做課前準備。

 

精雕細磨保優質,搭建平台助生學

每一節銜接順暢的網課背後,都有平凡感人的故事;每一名網課教師心裡,都蘊藏着深厚的愛生情。在接到學校的在線教學通知之後,林龍新就開始緊鑼密鼓地為在線教學做各種準備工作。在嘗試過諸如“在線國家精品MOOC課程結合在線輔導”、“基于在線國家精品課程的SPOC教學模式”等各種主流的在線教學模式之後,總覺得效果不太理想。最後,他依據所授課程“程序設計基礎”的自身特點、所面向的學生群體的基礎和差異化需求,結合自身在技術層面的優勢,提出并實踐了“直播和翻轉互動相結合的《程序設計基礎》在線教學與實訓”的在線教學模式,深受學生歡迎和好評。

為充分發揮授課教師的獨特教學理念和主觀能動性,他堅持采用以“直播教學”為核心的教學模式,通過“騰訊會議”直播的方式,保證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和互動效果。林龍新通過自建個人教學網站,動态整合了類似中國大學MOOC網的國家精品課程、著名的編程網站“慕課網”、“菜鳥教程”等知名程序設計網站内容,作為學生課外的教學輔導資料。為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他以Jupyter notebook為核心基于家庭電腦搭建了涵蓋各類程序設計的實訓平台。在該平台上,學生可以進行Python、C/C++、Go、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多種編程練習。疫情階段,該實訓平台很好的服務了3個教學班級,200多位學生的在線訓練任務。

林龍新在教學過程中始終堅持“簡單為美”的教學理念,把對課程關鍵知識點和知識體系的構建和深入淺出的“簡化”放到很重要的位置,以微課件和音頻的方式把它們發布于課程的教學網站,供學生課前預習或課後複習。因為家有2歲多的幼女,有時較為吵鬧,為此,他幾乎每天驅車來校工作,經常在辦公室電腦前一坐就是幾個小時,不斷揣摩教學狀态和學習狀态,及時改進教學設計、教學方法、教學語言,隻為達到理想的課堂效果。他把疫情階段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成果以“直播和翻轉互動相結合的<程序設計基礎>在線教學與實訓”為題報送到廣東省本科高校在線開放課程指導委員會舉辦的“疫情階段在線教學優秀案例(第二批)”評選活動,在40多所高校1200餘份案例中脫穎而出,榮獲教師或課程類案例一等獎。

 

 

為線上教學盞燈的守護者:學院研管辦黨員教務員殷卓

 

“提醒:教學形式統計表,請老師們2月18日前确定後點擊在線提交。”“老師們,每門課程群已建好,選課名單最終确定後,邀請老師們進群。”“雨課堂最近使用人數較多,服務器有點超負荷,若有老師登錄異常,請告訴我我馬上報給工程師解決。”“4月20日周三:信科院研究生專業共8門課程,學生反饋XXX老師使用的雨課堂很順暢,平台功能分享:XX老師課程打卡使用企業微信人臉識别打卡。今天8門課程授課順利,老師們辛苦了!”這就是學院機關支部黨員、研究生管理辦公室教務員殷卓老師,疫情期間在崗工作每天的常規工作内容之一。

 

設助理,強保障,确保授課“穩定不掉線”

為更好地做好疫情期間研究生線上授課服務工作,助力教師信息技術能力的提升,保障學院專任教師線上開課的正常進行,她組織研究生同學們組建課程助理群,為本學期每門課程配備課程助理,協助教師開展在線教學工作。對在線教學的每堂課程做好記錄,時時關注課程狀态、課程進展情況,保障研究生在線教學的安全、穩定開展。此舉在學校的在線授課相關報導中,成為疫情期間在線教學的“最強輔助”,并在“學習強國”APP中得到宣傳報導。

精挑細選,練就“雲”會議調試小能手

為保證預期畢業研究生及時完成學位論文并按時獲得學位,殷卓協助制定《太阳集团1088vip/網絡空間安全學院2020年夏季碩博研究生首批預答辯安排》,對工作要求、預答辯前準備工作做了詳細的指引,也做好了充分的應急預案。為确保預答辯工作取得最佳答辯效果,在精心比對了多種會議軟件後确定學院預答辯使用的會議軟件,她花費大量時間提前研究會議軟件的各項功能操作,并悉心與學院各位答辯秘書分享交流,确保預答辯萬無一失,亦為之後的線上招生工作及正式答辯工作提前做好準備。

燈火通明常在線,一心兩用時待命

疫情之下的線上教學組織工作,時間緊,任務重。2月13日殷卓老師就提前回到工作崗位,提前半個多月做好研究生在線教學的各項準備工作。自線上教學開課以來,她時時“在線”,夜晚8點時的辦公室依然燈火通明,有呼必應。

她按照學校關于研究生線上教學組織的相關工作安排,積極與各系教師進行協調,從師生數據對接、平台開課計劃統計、教學平台調試、師生通知與組織等各項工作入手,細緻入微地做好平台溝通、資料收集、數據統計、上傳下達等具體工作。為進一步提高教師線上授課的質量,實時處理學院教師的線上教學問題,她經常“一心兩用”,雙手雙眼專注于電腦上的教務工作,雙耳聽着手機會議軟件中正在授課的學院教師在線課堂情況,并對每日授課教師授課情況進行當日授課小結,為授課教師們提供意見建議參考。同時,她通過“課程網絡使用質量”、“線上教學質量”等問卷調查,征集平台開課中師生反饋的意見建議,并一條一條清晰地記錄下意見反饋,彙總整理後,又逐一與任課老師溝通,确認改進方案。不分節假日、不分白天黑夜的工作沒有白費,開學至今的網絡教學實戰換來的不僅是學院48門研究生課程的在線順暢開課,更是學院師生對學院研究生課程的積極反饋。

 

 

兩千公裡馳車返穗,把好學生平安關、需求關、

思想關、就業關:數學系黨員輔導員江秀海

 

他,和全國千千萬萬的輔導員一樣,沒有華麗的語言,沒有宏大的行動,但用力所能及的行動傾入對祖國、學生、學校的愛,讓同學們感受到太阳集团app首页太阳集团1088vip這個“家”的溫暖與力量,共戰疫情!他就是學生心目中那個敦厚老實、埋頭苦幹的“江哥”。

庚子年伊始,随着疫情的一步步升級,為了更好的開展工作,數學系輔導員江秀海1月30日連夜驅車2000公裡從山東趕回廣州,全身心投入學校的抗疫工作,對數學系369位境内外本科學生逐一排查,了解學生動态,穩定學生情緒。

把好學生平安關。自1月26日開始,至今100多天裡,每天督促數學系369名本科生按時打卡,對未按時打卡的同學通過微信、電話、家長等多舉措一一跟進,保持數學系每日打卡率在100%。不間斷提醒學生及家人注意安全,對含有70餘個字段信息的統計表逐一認真核實,并做好重點關注人員情況的跟進和上報工作;

把好學生需求關。為認真落實貫徹“停課不停學”的文件精神,江秀海協助數學系班主任為12個班級開展雲班會,分析學業,指導抗疫期間學生的網上學習;對于延畢同學,他一對一關心和了解其學業與身心情況;幫助各年級學業困難的同學分析問題,确保學生的線上學習效果,保證學習不掉隊。

把好學生思想關。作為本科學生支部書記,他積極做好學生思想引領工作,在其引導下,數學系多名同學積極參與居住地的抗疫志願工作,為抗擊疫情做出了具體貢獻;疫情期間,組織支部黨員開展4場學習黨的理論、抗疫英雄先進事迹、五四精神等主題的黨日活動,不斷提升支部黨員的黨性修養和思想素質,築牢疫情抗擊紅色思想堡壘。

把好學生就業關。他利用網絡平台開展主題為“疫路相伴、職擊未來”多場雲交流會,幫助畢業班學子做好求職就業工作,并聯系傑出校友進行一對一的指導同學撰寫和修正簡曆;與此同時,他組織數學系2017級學生積極參加職業規劃大賽,盡早梳理自己的收獲與不足,引導學生們踏實做好就業工作的前奏。

 

舍小家為大家,放棄産假毅然上陣的新手媽媽:

計算機科學系黨員輔導員潘俏逸

 

她不僅是計算機科學系669名學生的“俏逸姐”,也是一名尚在産假中的新手媽媽。在得知疫情來襲,學校防控任務重,學生健康排查工作繁忙、工作缺少人手的情況下,計算機科學系輔導員潘俏逸主動響應号召,毅然提前結束産假,請纓“線上”雲辦公,堅守學生防疫工作第一線,一邊看護六個月大的孩子,一邊投入到學生健康信息采集、開學事項落實的工作中去。

深入落實學生健康情況,愛心關注重點學生

雖然孩子需要母親的陪伴,但潘俏逸覺得在這樣的特殊時期,特别是計算機系有85名同學仍在境外,做好疫情防控知識宣傳,确認學生健康信息,落實好自己所帶的學生每一個人的平安健康,亦是極為重要。

在疫情最嚴重的時期,計算機系共有5名同學身在疫情重災區湖北,其中1名學生在武漢且家中有人已經确診新冠肺炎,1名香港學生也在湖北老家與年邁的老人一同生活,也有畢業班的學生身在湖北無法返校回到實驗室完成畢業設計,他們的生活和學習狀态時刻牽動着潘俏逸的心。她一方面關心學生防疫物資是否充足,叮囑他們積極防護注意安全,一方面積極聯系學生導師,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上的困難。直到春暖花開,湖北解封,武漢解封,在湖北的學生四名均已完成申報,順利返粵,另一名同學也在湖北老家回到正常的學習生活中來。

組織生活“雲”上過,構建抗疫堅強堡壘

自疫情發生以來,潘俏逸積極組織支部全體黨員同志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就疫情防控作出的重要指示,堅持“三會一課”的黨建模式,開展系列線上主題活動,做到疫情防控、黨建工作兩不誤。她鼓勵全系學生積極配合防疫工作,并發動本科生支部捐款捐物,計算機科學系共有14名本科生參與到防疫的志願服務當中,累計志願服務時長達707個小時。其中,吳凱一同學在一線抗疫中堅守了480個小時,作為醫生家屬,他在疫情初期就參與到了社區醫院的工作中去,為戰勝病毒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開展線上主題班會,堅定學生必勝信心

面對新學期線上雲開學的特殊情況,潘俏逸主動作為,組織本科生各年級開展線上學風建設及積極抗疫的主題班會,配合班主任及任課老師,為居家雲上課的同學們送上及時的關心和問候,從學業輔導、思想教育、困難幫扶等方面指導和服務學生,及時疏導學生情緒,倡議全系同學堅定信心、同心同向、衆志成城,堅決打赢這場疫情防控組阻擊戰。

 

 

本學期信息學院201門本科生課程、48門研究生課程、教學時長為18周的課程已全部實現在線開課。是心與心的牽挂,情與情的交流,疫情時期的在線“教”與“學”傳遞出的是溫暖與愛:為了能制作優質線上課程,老師們加班加點備課、教研、審核、制作課件、錄制課程、組織課後答疑,有序開展網上教學;教務管理崗老師堅守崗位,兢兢業業為“停課不停教、不停學”保駕護航;輔導員用實際行動全力做好各項防控措施落實,托起學生的信念與希望。夏已至,花已開,待生返校,攜手共賞南湖荷塘景,共建美好暨南園!

 

 

太阳集团1088vip/網絡空間安全學院

2020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