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山東考察時,專程來到甲午海戰故地劉公島,來到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蓬萊市,冒雨登臨蓬萊閣,推開曆史厚重的大門,傾聽歲月無聲的啟迪。
他語重心長地說:“我國古代史、近代史、現代史構成了中華民族的豐富曆史畫卷。領導幹部要多讀一點曆史,從曆史中汲取更多精神營養。” 一個大黨大國的最高領導人,為什麼要把曆史擺在如此高的位置?從曆史之中,他汲取着怎樣的人生智慧和治國之道?對廣大領導幹部學史用史,他又提出了哪些明确要求?
“曆史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形成、發展及其盛衰興亡的真實記錄”
習近平愛讀書,尤愛讀史。
每年新年前夕,習近平都會發表新年賀詞,人們在聆聽他令人振奮的賀詞同時,也能從電視畫面中看到他身後擺滿書的大書架。細心的人發現,在習近平的閱讀清單裡,有大量的曆史典籍:《史記選》《漢書選》《世界通史》《現代歐洲史》……
“在中國的史籍書林之中,蘊涵着十分豐富的治國理政的曆史經驗。其中包含着許多涉及對國家、社會、民族及個人的成與敗、興與衰、安與危、正與邪、榮與辱、義與利、廉與貪等等方面的經驗與教訓。”這是習近平的讀史心得。
愛讀曆史的習近平,對于曆史典故常常信手拈來。2011年9月,在中央黨校秋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中,他引用了許多曆史典故:孔子“誨人不厭”,勾踐“卧薪嘗膽”,蘇武“飲雪吞氈”,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逐而賦《離騷》…… 愛讀曆史的習近平,對于曆史人物常常銘記于心。在參觀《複興之路》展覽時,他講起陳望道專心翻譯《共産黨宣言》,竟将墨汁誤當紅糖吃掉而渾然不覺的故事,并引述他的名言“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愛讀曆史的習近平,常常用曆史教育啟迪廣大領導幹部。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多次以曆史為主題:研究我國反腐倡廉曆史,重溫建設社會主義曆史進程,聚焦曆史上的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
在習近平看來,曆史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形成、發展及其盛衰興亡的真實記錄,是前人各種知識、經驗和智慧的總彙。
曆史,不僅給人以智慧的啟迪,同時也是治國理政的重要資源。正如習近平在德國科爾伯基金會發表演講時所指出的,曆史是最好的老師,它忠實記錄下每一個國家走過的足迹,也給每一個國家未來的發展提供啟示。
“曆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
習近平思考問題、作出分析、得出結論,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思接千載、視通萬裡,堅持把曆史、現實、未來貫通起來,為領導幹部運用曆史眼光看問題樹立了光輝典範。
習近平認為,一個民族的曆史是一個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礎。他多次強調:“我們不是曆史虛無主義者,也不是文化虛無主義者,不能數典忘祖、妄自菲薄。”
首都博物館、西安市博物院、廣西合浦縣漢代文化博物館……習近平走進一座座博物館,用身體力行告訴我們,中華文明的燦爛星河中,閃耀着無比珍貴的智慧之光,是我們文化自信的來源,是豐厚的精神滋養。 習近平認為,曆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他對近代史感到最為痛心,對近代史的思考也十分深刻。
2014年5月,習近平來到五四運動的策源地北京大學,在師生座談會上回溯中國近代史。他痛心地說:“尤其是鴉片戰争之後,中華民族更是陷入積貧積弱、任人宰割的悲慘狀況。這段曆史悲劇決不能重演!”
習近平認為,忘記曆史就意味着背叛。對于歪曲曆史、掩蓋侵略的錯誤言行,他堅定地予以駁斥。
出席全民族抗戰爆發77周年紀念儀式、參加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察看北洋海軍炮台遺址和甲午戰争博物館陳列館……習近平的話語斬釘截鐵:“曆史就是曆史,事實就是事實,任何人都不可能改變曆史和事實。”
習近平認為,對我們共産黨人來說,中國革命曆史是最好的營養劑。
西柏坡紀念館、古田會議紀念館、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紅軍長征會師紀念碑、中共一大會址、嘉興南湖紅船……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在國内考察期間專門安排、多次前往革命老區,瞻仰紅色遺址遺迹,每次都懷着崇敬之心來,帶着許多思考走。他說:“多重溫這些偉大曆史,心中就會增加很多正能量。” “在曆史進程中,做出自己的努力,做出自己的曆史貢獻”
觀成敗、鑒是非、知興替、明規律。
領導幹部學習曆史,要落實在提高曆史文化素養上,落實在提高領導工作水平上。
習近平指出,具有曆史文化素養,最重要的是要具有曆史意識和文化自覺,即想問題、作決策要有曆史眼光,能夠從以往的曆史中汲取經驗和智慧,自覺按照曆史規律和曆史發展的辯證法辦事。
他說,“領導幹部不管處在哪個層次和崗位,都應該讀點曆史”“這樣才能使自己的眼界和胸襟大為開闊,認識能力和精神境界大為提高,使自己的領導工作水平不斷得以提升”。
領導幹部學習曆史,既要以史資政、修身勵志,更要從中發現真理、明确方向、堅定道路、汲取力量,去書寫新的曆史、創造新的輝煌。
回望曆史,我們才能懂得,走得再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
2017年10月31日,黨的十九大閉幕不久,習近平帶領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中共一大會址和南湖紅船,翻開風雲激蕩的紅色篇章,探尋共産黨人的精神密碼。他強調,事業發展永無止境,共産黨人的初心永遠不能改變。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曆史、告慰先輩,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時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無前。 回望曆史,我們才能懂得,找到一條正确的道路多麼不容易,必須堅定不移走下去。
2011年3月,習近平在湖南調研期間,專程瞻仰了毛澤東、劉少奇、彭德懷同志故居。他強調,要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學習黨的曆史,深刻理解曆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産黨的曆史必然性,進一步增強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黨和人民事業不懈奮鬥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永葆共産黨人政治本色。 回望曆史,我們才能懂得,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對曆史的最好學習和借鑒就是成為曆史大潮的一朵浪花。
正如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所言:“曆史總是要前進的,曆史從不等待一切猶豫者、觀望者、懈怠者、軟弱者。隻有與曆史同步伐、與時代共命運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來。”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