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評論員
南方宏論
在新時代的曆史坐标上,2018年全國兩會意義非凡,對于廣東更是注定影響深遠。
3月7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審議時發表重要講話,充分肯定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廣東工作,深刻指出廣東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求廣東的同志們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真抓實幹、奮發進取,以新的更大作為開創廣東工作新局面,在構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國前列。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高瞻遠矚、思想深刻、内涵豐富,情深意切、語重心長、催人奮進,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廣東發展的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為廣東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再創新優勢、鑄就新輝煌指明了前進方向、注入了強大動力、提供了重要遵循,是廣東改革發展進程中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又一件大事。
一
廣東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人民充滿深情,一直高度關心廣東工作。每逢重要時刻,習近平總書記都會對廣東發展提出具有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指導意見,推動廣東改革發展各項事業不斷取得新成績。
黨的十八大後,習近平總書記首次離京考察就到了廣東,作出了“三個定位、兩個率先”的重要指示,殷切期望廣東要努力成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排頭兵、深化改革開放的先行地、探索科學發展的試驗區,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奮鬥。
2014年全國兩會,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與代表一起研究全面深化改革、促進結構調整問題時,用了“騰籠換鳥、鳳凰涅槃”八個字,勉勵廣東要着力推動産業優化升級,充分發揮創新驅動作用,走綠色發展之路,努力實現鳳凰涅槃,繼續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走在前列。
2017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工作作出“四個堅持、三個支撐、兩個走在前列”的重要批示,希望廣東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改革開放,為全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提供支撐,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上走在前列。
在黨的十九大後首次召開的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來到廣東團參加審議,對廣東提出“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的新要求。這是習近平總書記賦予廣東在新時代的新使命。
“四個走在全國前列”與“三個定位、兩個率先”和“四個堅持、三個支撐、兩個走在前列”一脈相承,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
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這是一個必須跨越的關口。而要跨越這個關口,就必須把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确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構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構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是一個系統工程,要通盤考慮、着眼長遠,突出重點、抓住關鍵。”廣東要在構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上走在全國前列,必須全面推進體制機制創新,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效能,推動資源向優質企業和産品集中,推動創新要素自由流動和聚集,使創新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以優質的制度供給、服務供給、要素供給和完備的市場體系,增強發展環境的吸引力和競争力,提高綠色發展水平。
國家強,經濟體系必須強。習近平總書記高度概括了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性:事關我們能否引領世界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潮流、赢得國際競争的主動,事關我們能否順利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出發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标。廣東要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上走在全國前列,必須更加重視發展實體經濟,把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綠色低碳、生物醫藥、數字經濟、新材料、海洋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作為重中之重,構築産業體系新支柱;必須以壯士斷腕的勇氣,果斷淘汰那些高污染、高排放的産業和企業,為新興産業發展騰出空間;必須發揮科技創新的戰略支撐作用,着眼國家戰略需求,主動承接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引進國内外頂尖科技人才,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支持,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産權和核心競争力的創新型企業。
對外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開啟了中國進一步走向世界、發展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的新征程。“要以更寬廣的視野、更高的目标要求、更有力的舉措推動全面開放”,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提出了明确要求。對外開放是廣東現代化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寶,一直以來也是廣東的優勢所在。新時代,新機遇,新起點。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隻會越開越大。廣東要在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上走在全國前列,必須加快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加快培育貿易新業态新模式,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必須抓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重大機遇,攜手港澳加快推進相關工作,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良好的社會治理是保持社會和諧穩定、讓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前提和保障。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既是對十八大以來我國社會治理經驗的科學總結,也為新時代社會治理改革創新指明了方向和路徑。“要形成有效的社會治理、良好的社會秩序,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讓人民群衆安居樂業,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明确了具體目标。廣東要在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國前列,必須創新社會治理體制,把資源、服務、管理放到基層,把基層治理同基層黨建結合起來,拓展外來人口參與社會治理途徑和方式,加快形成社會治理人人參與、人人盡責的良好局面;必須堅持在法治軌道上統籌社會力量、平衡社會利益、調節社會關系、規範社會行為、化解社會矛盾,以良法促發展、保善治,讓人民群衆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使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成為廣大人民群衆的共同追求,确保社會在深刻變革中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
三
肯取勢者可為人先,能謀勢者必有所成。黨的十八大以來,廣東經濟社會發展走過了極不平凡的曆程,取得了來之不易的成績。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打鐵必須自身硬。肩負“四個走在全國前列”光榮使命的廣東,必須認真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全面推進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全面徹底肅清李嘉、萬慶良等的流毒影響,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努力把各級黨組織鍛造得更加堅強有力。要從各級領導幹部做起,從一件件小事抓起,堅決防止不良風氣反彈回潮,不斷鞏固和拓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成果。
舉網以綱,千目皆張。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團重要講話精神,是廣東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全省廣大黨員幹部群衆一定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的關心關懷,深刻認識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的重大意義和豐富内涵,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團重要講話精神與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緊密結合起來,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緊密結合起來,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努力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的新要求,更加堅定自覺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緻,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南粵大地落地生根、結出豐碩成果,奮力把廣東建設成為向世界展示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窗口”和“示範區”。
人民領袖愛人民,人民領袖人民愛。讓我們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凝心聚力、永遠奮鬥,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上來,以新的更大作為開創廣東工作新局面,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