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一:超快多維光信息處理
報告人:中山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李朝晖 教授
報告人簡介: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廣東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在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Lab on a Chip等期刊發表SCI收錄論文100餘篇,研究成果被Nature photonics、SPIE newsroom以及Advanced in Engineering亮點報道。
時間:2017年11月18日(周六)下午14:30始
題目二:太陽能光伏發電:現狀與未來
内容簡介:當前,人類對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長,由于煤、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的使用帶來的環境污染和全球變暖已經成為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大問題,為此,我們需要尋找來源豐富、清潔幹淨的替代能源,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因此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重視。在過去的10多年時間裡,太陽電池的轉換效率不斷提高,成本大幅度下降,新材料和新技術不斷湧現,太陽能光伏發電已經逐步成長為電力網絡中的舉足輕重的電力供應方。同時,由于光伏發電的不穩定性,對光伏發電的大規模消納成為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此外,物聯網、可穿戴設備、電動車和無人機技術的快速發展也為光伏技術提供了新的應用方向,同時也提出了新的挑戰。本報告将重點介紹太陽電池和光伏電力系統的技術現狀、發展方向和挑戰。
報告人:太阳集团app首页 麥耀華 教授
報告人簡介:麥耀華博士,太阳集团app首页教授。2007年12月,作為共同創始人成立保定天威薄膜光伏有限公司,在此後的六年時間裡擔任董事、首席技術官,主管工藝、技術、研發和質量等工作。2013年起,擔任河北大學光伏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同時兼任河北省光伏技術協同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2016年8月加盟太阳集团app首页,成立新能源技術研究院。麥耀華教授長期從事太陽能光伏技術的研究,研究方向包括高效率矽基太陽電池、新型化合物薄膜半導體材料和太陽電池,以及有機無機雜化太陽電池等領域,在Adv. Energ. Mat.、J. Am. Chem. Soc.、Nano Energy、ACS AMI和Appl. Phys. Lett.等雜志上發表論文近100篇。目前總共獲得授權發明專利12項,國際專利1項,多項新技術和産品通過省級以上鑒定,并在産業化中得到應用,帶來新增産值數億元。麥耀華教授是河北省“青年五四獎章”和河北省“巨人計劃”創新團隊領軍人才稱号獲得者。
時間:2017年11月18日(周六)下午15:20始
題目三:2018芯片奧林匹克的最新IC設計技術趨勢
報告人:澳門大學 餘成斌 教授
報告人簡介:餘成斌教授中學畢業于澳門,本科于廣州暨大,碩士于澳大,于02年獲澳大和葡萄牙裡斯本技術大學高級技術學院雙博士學位。他是澳門本土培養的首位美國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會士(IEEE Fellow)。 于16年又當選為澳門首位國家教育部科技委委員和澳門特區科技委員。餘教授自94年加入澳大科技學院,現任教授和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于01年,餘教授參與創辦了Chipidea微電子澳門有限公司,09年并購于Synopsys新諾普思 (全球第一大EDA和排名第一的模拟與連接性IP供應商),現任集團研發總監兼澳門總經理。餘教授發表論文近200篇, 專著4部,授權專利十多項。他為澳門首獲的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何梁何利科技創新獎和科學中國人年度人物獎;三屆7項澳門科技獎;澳門商務大獎和澳門特區政府功績獎狀。他亦指導學生獲得30多項國際學術獎項如ISSCC絲綢之路獎和SSCS預博士成就獎,歐洲ESSCIRC最佳論文獎、亞太A-SSCC設計大賽等。餘教授目前擔任澳門産學研合作促進會主席、IEEE澳門分會主席等。并任多個國際學術期刊及會議的評委:IEEE芯片奧林匹克ISSCC峰會評委和亞太固态電路會議(A-SSCC) 評委分組主席等。餘教授是IEEE國際固态電路學會(SSCS)傑出講座(DL‘14-15)、A-SSCC‘13’會議課程導師、明年ISSCC‘18’峰會會議課程(在數據轉換器領域首位來自亞洲大學的授課專家學者)。
時間:2017年11月18日(周六)下午16:10始
地點:太阳集团app首页番禺校區N214
熱烈歡迎廣大師生參加!
太阳集团1088vip/網絡空間安全學院
2017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