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提出國際網絡空間治理的四個目标

發布時間: 2016-12-01 來源: 太阳集团1088vip

       互聯網是人類的共同家園,讓這個家園更美麗、更幹淨、更安全,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中國在推進互聯網發展過程中不斷提出自己的理念,貢獻中國智慧。在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式上,習近平通過視頻發表講話,鮮明指出了網絡空間發展的四個目标,展現了未來互聯網發展的前景。他指出:“中國願同國際社會一道,堅持以人類共同福祉為根本,堅持網絡主權理念,推動全球互聯網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邁進,推動網絡空間實現平等尊重、創新發展、開放共享、安全有序的目标。”請随“學習中國”小編一起學習。

 

圖為:2016年11月16日,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浙江省烏鎮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開幕式上通過視頻發表講話。

 

  一、平等尊重

  平等尊重是人類發展互聯網的初衷,是網絡空間應有的良好生态。但實際上,在網絡世界中,由于存在着網絡霸權和數字鴻溝,國家與國家之間并不平等。網絡世界的不平等是現實世界不平等的投射。網絡空間雖然虛拟性較強,但與現實空間并無本質區别,依然存在主權問題。習近平指出:“《聯合國憲章》确立的主權平等原則是當代國際關系的基本準則,覆蓋國與國交往各個領域,其原則和精神也應該适用于網絡空間。”在網絡空間,平等最重要的是網絡主權平等。堅持網絡主權理念,就是強調在主權平等的基礎上,各國無論互聯網發展快慢、技術強弱,其參與權、發展權、治理權都應當是平等的,都應當得到尊重和有效保障。

  捍衛網絡主權。網絡主權是國家在網絡空間擁有的權力,是陸、海、空、天之外的國家第五大主權空間,主要包含獨立權、管轄權、主權豁免三個方面的内容。網絡主權已成為國家主權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網絡主權,國家主權就不完整;沒有網絡主權,國際網絡空間秩序就将混亂無序,權益也無從保障;沒有網絡主權,互聯網造福人類的初衷和目的就無法實現,互聯網的發展也将失去意義。中國是網絡主權的堅定倡導者和有力維護者。網絡主權原則是我國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參與網絡國際治理與合作所堅持的重要原則。新《國家安全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要“維護國家網絡空間主權”。習近平指出:“雖然互聯網具有高度全球化的特征,但每一個國家在信息領域的主權權益都不應受到侵犯,互聯網技術再發展也不能侵犯他國的信息主權。”

 

 

  反對網絡霸權。網絡發展影響國家利益重新分配,網絡空間存在着網絡霸權。網絡空間中的美國霸權是網絡世界國家與國家之間不平等的典型體現,任意監聽、偷聽,強行調用其國内互聯網公司信息,不僅造成極為不公平的網絡特權現象,也造成其他國家的不安全、不穩定。國際社會對全球網絡空間置于霸權掌控之下早已擔憂,2003年聯合國組建的互聯網治理工作組提出的報告中明确指出:“網絡域名解析系統的根服務器、根區文件和根區文件系統事實上處于美國政府的單方面掌控之下。”從那時,國際社會就開始啟動了網絡治理國際化的進程。對于隻要自己的主權、無視他國的主權,隻要自己的安全、無視他國的安全的強權行徑,國際社會強烈憤慨,普遍呼籲尊重網絡主權、反對網絡霸權。現在,已經不是幾個國家湊在一起就能決定世界大事的時代了,世界上的事情越來越需要各國商量着辦。隻有尊重網絡主權,摒棄零和博弈、赢者通吃的舊觀念,堅持同舟共濟、互信互利的新理念,各國才能在網絡空間優勢互補、共同發展,才能讓更多國家和人民搭乘信息時代的快車、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習近平指出:“我們應該尊重各國自主選擇網絡發展道路、網絡管理模式、互聯網公共政策和平等參與國際網絡空間治理的權利,不搞網絡霸權,不幹涉他國内政,不從事、縱容或支持危害他國國家安全的網絡活動。”

 

圖為:2016年4月1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在北京主持召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

 

  二、創新發展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創新發展體現了網絡空間技術發展和疊代的本質。互聯網既是創新發展的産物,又是創新發展的動力源。互聯網在促進創新發展中發揮着先導作用,正在引領着社會生産力的不斷突破和飛躍,日益成為驅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習近平指出:“當今時代,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孕育興起,互聯網日益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先導力量,深刻改變着人們的生産生活,有力推動着社會發展。”

 

 

  創新是互聯網發展的動力源。互聯網是人類有史以來最為重要的技術創新和社會變革,互聯網依靠創新生存、依靠創新發展。創新是互聯網發展的基因。互聯網的理念創新、技術創新是自身發展的需要,在互聯網大潮中不進則退,沒有創新就沒有生存空間。互聯網創新最關鍵的是技術創新。網絡信息技術是全球研發投入最集中、創新最活躍、應用最廣泛、輻射帶動作用最大的技術創新領域,也是全球技術創新的競争高地。隻有堅持創新發展,突破互聯網核心技術,才能掌握互聯網發展主動權,保障互聯網安全、國家安全。

  以互聯網創新發展引導新經濟發展。互聯網為世界各國帶來重大發展機遇,世界經濟正加速向以網絡信息技術産業為重要内容的經濟活動轉變。習近平指出,“互聯網給人們的生産生活帶來巨大變化,對很多領域的創新發展起到很強帶動作用”。他強調,“要把握這一曆史契機,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當前,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共享經濟等互聯網概念正在改變我們的生産方式、生活方式乃至生存方式,我們正站在一個新時代的入口處,亟需以互聯網創新發展助推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引導新經濟發展。

圖為:2015年12月16日,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浙江省烏鎮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

 

  三、開放共享

  “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開放共享是互聯網的天然特質。互聯網一點接入,全球互通,離開了開放互聯網就難以生存;互聯網是全球性公共産品,理應共建共享。習近平指出:“各國應該推進互聯網領域開放合作,豐富開放内涵,提高開放水平,搭建更多溝通合作平台,創造更多利益契合點、合作增長點、共赢新亮點,推動彼此在網絡空間優勢互補、共同發展,讓更多國家和人民搭乘信息時代的快車、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

 

 

  促進開放。互聯網讓世界變成了地球村,推動國際社會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自我封閉沒有出路,開放合作才生機盎然。完善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維護網絡空間秩序,必須堅持同舟共濟、互信互利的理念,擯棄零和博弈、赢者通吃的舊觀念。習近平指出:“互聯網發展是無國界、無邊界的,利用好、發展好、治理好互聯網必須深化網絡空間國際合作,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各國應該推進互聯網領域開放合作,豐富開放内涵,提高開放水平,搭建更多溝通合作平台,創造更多利益契合點、合作增長點、共赢新亮點,推動彼此在網絡空間優勢互補、共同發展,讓更多國家和人民搭乘信息時代的快車、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

  實現共享。讓互聯網更好造福人類是互聯網發展的最終目标。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習近平号召:“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推動網絡空間互聯互通、共享共治,為開創人類發展更加美好的未來助力。” 在緻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賀詞中,習近平指出:“希望與會嘉賓集思廣益、凝聚共識、貢獻創見,推動互聯網更好造福人類。” 在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習近平對參會的各國嘉賓說,“希望大家集思廣益、增進共識、加強合作,讓互聯網更好造福人類。”

 

圖為:2014年7月1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巴西國會發表《弘揚傳統友好 共譜合作新篇》的演講。

 

  四、安全有序

  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一個安全穩定、繁榮有序的國際網絡空間,對各國乃至世界都具有重大意義。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網絡安全威脅,各國應攜手努力,共同應對網絡攻擊,打擊網絡犯罪,依法規範網絡行為,切實保護公民信息和财産安全,共同維護網絡空間安全,構建良好的網絡秩序。習近平強調:“網絡安全是全球性挑戰,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置身事外、獨善其身,維護網絡安全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

  樹立正确的網絡安全觀。理念決定行動。要倡導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理念,尊重和保障每一個國家的安全。網絡安全不是一個國家的事情,需要國際社會共同維護,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絡空間,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習近平指出:“在信息領域沒有雙重标準,各國都有權維護自己的信息安全,不能一個國家安全而其他國家不安全,一部分國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國家不安全,更不能犧牲别國安全謀求自身所謂絕對安全。”

 

 

  攜手構建安全有序的網絡空間。網絡空間是億萬民衆共同的精神家園。網絡空間天朗氣清、生态良好,符合世界人民共同利益。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維護互聯網空間秩序,是全球互聯網治理和發展的客觀規律和必然要求。習近平指出:“網絡空間同現實社會一樣,既要提倡自由,也要保持秩序。自由是秩序的目的,秩序是自由的保障。我們既要尊重網民交流思想、表達意願的權利,也要依法構建良好網絡秩序,這有利于保障廣大網民合法權益。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網絡空間是虛拟的,但運用網絡空間的主體是現實的,大家都應該遵守法律,明确各方權利義務。要堅持依法治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讓互聯網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行。”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隻要各國積極響應習近平主席提出的網絡空間治理目标,齊心協力,共擔責任,就一定能創造國際網絡空間治理的新景象。習近平倡議:“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推動網絡空間互聯互通、共享共治,為開創人類發展更加美好的未來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