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工程系學術講座(一)

發布時間: 2020-12-11 來源: 太阳集团1088vip

題  目:面向5G/6G應用的毫米波集成電路芯片及天線研究

内容簡介:毫米波是5G和6G移動通信的重要工作頻段。由于頻率高波長短,毫米波具有數十倍于微波頻段的絕對帶寬;同樣增益的天線陣列,毫米波的口徑面積隻有微波的幾百分之一。由于這些優勢,毫米波不僅是未來移動通信中的重要工作頻段,而且在智能傳感、機器人視覺等領域也有很好的應用前景。然而,毫米波的導行傳輸和自由空間傳播的損耗遠比微波頻段高、穿透障礙物能力弱。因此,要通過毫米波實現信号的有效傳輸,必須通過大規模的相控陣實現M-MIMO的工作方式,對毫米波前端芯片和天線的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報告将介紹華南理工大學毫米波與太赫茲團隊在基于CMOS及化合物半導體的毫米波關鍵元部件、收發系統、前端系統、以及相應的集成天線、封裝天線等方面的創新研究成果。

報告人:華南理工大學  薛泉  教授

報告人簡介:博士生導師, IEEE Fellow, 國家海外高層次專家。分别于1988,1991和1993年獲電子科技大學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1993年9月留校工作。1995年破格晉升電子科技大學副教授,1997年破格晉升電子科技大學教授。1997年10月至1998年10月在香港中文大學任副研究員、研究員。1999年加入香港城市大學,曆任研究員、高級科學主任、副教授、教授、講座教授,香港城市大學協理副校長,深圳國瑞通訊有限公司總經理,香港上市公司中慧有限公司獨立董事,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應用電磁學實驗室主任、信息與通信研究中心主任。2017年8月加入華南理工大學,擔任電子與信息學院院長,2018年起廣東省珠江人才團隊負責人, 2019年起擔任廣東省毫米波太赫茲重點實驗室主任, 2019年國家第六代移動通信技術研發總體專家組專家。2020年擔任華南理工大學微電子學院院長。薛泉教授還是華為2012實驗室天線首席專家。曾獲中國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廣東省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2011年獲選IEEE Fellow (國際電氣電子工程院會士)。2107年榮獲IEEE國際惠勒天線論文獎(IEEE Wheeler Antenna Paper Award)。先後擔任IEEE Transaction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及IEEE Transaction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副編輯 。在國際著名刊物上發表SCI收錄論文400餘篇, 國際會議論文200餘篇。擁有70餘項中國專利和33項美國專利,其中5項成功轉讓給美國著名公司。論文他引次數10000餘次,H-index 為55。目前的研究方向包括微波電路與系統、射頻集成電路、天線、太赫茲技術等。成果主要應用在在5G通信、衛星通信、無線傳感、導航等領域。

時  間:2020年12月14日(周一) 下午 4:50開始

地  點:南海樓338室

 

熱烈歡迎廣大師生參加!

 

 

太阳集团1088vip

2020年12月11日